webpack性能优化分为两方面,一方面是development模式下提高开发环境的构建速度,让你的改动快速的更新到浏览器供调试,另一方面是production模式下提高生产环境的bundle代码质量,减少体积,优化代码的运行时性能。
anyway,我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首要优化方案都是升级到最新版webpack,毕竟其他措施都是辅助,webpack核心代码的优化才是主力,webpack1的速度和4的是不能比的。
然后webpack4提供了两种mode供配置,每种mode都有一套性能较佳的默认配置,省去了我们很多人工配置的注意点。
优化development模式构建性能
- 选择合适的source-map,development用
cheap-module-source-map
。source-map因为其体积大信息多构建慢,真的是最能影响构建速度的一个方面了。在符合需要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尽量简单的譬如不包含列信息sourcemap,性能提升看得见。 - 拆项目,减少构建范围。再怎么优化也扛不住几年时间码起来的巨大的项目,不如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单独构建。
- 配置external,不打包react\react-dom\vue这些,直接引用cdn资源。这些资源变更少体积大,根本无需实时参与构建,拆出去,构建压力小不少
- 使用happypack, 让loader可以多进程去处理文件。webpack4对uglifyjs插件都有了多进程支持,但是官方对loader还没有支持多进程,目前happypack仍是一个好选择
-
开启uglifyjs并行压缩(其实默认就是开启的): minimizer: [ new UglifyJsPlugin({ parallel: true }) ]
- 配置resolve.modules指定模块获取范围,减少loader的处理查找范围
- 精确的resolve.extensions,作用同上
- 配置DLLPlugin:这个的作用和配置external是异曲同工,通过单独的webpack配置文件指定哪些公用基础库生成dll,譬如vue/vuex/vue-router,通过配置
new webpack.DllPlugin(options)
生成dll的js bundle和dll的manifest.json,manifest.json记录的是这些生成dll模块的map映射表,供后面项目模块import和require引用时查找。然后再在项目的webpack中使用new webpack.DllReferencePlugin({ manifest: require("path/dll.manifest.json")})
来引入dll文件关系供使用。dllPlugin相对external的好处是更加动态化,如果你某一天真的需要升级其中一个npm包了结合add-asset-html-webpack-plugin
资源重新打包和路径替换都可以自动处理,而external的资源只能手动处理更新了,不过dllPlugin的配置使用姿势更麻烦。 配置姿势详情https://webpack.docschina.org/plugins/dll-plugin/ - 开缓存[]有哪些地方可开
- 配置
bable-loader
的cacheDirectory:true
: 或设置指定路径值,当有设置时,指定的目录将用来缓存 loader 的执行结果。之后的 webpack 构建,将会尝试读取缓存,来避免在每次执行时,可能产生的、高性能消耗的 Babel 重新编译过程(recompilation process)。(如果设置了一个空值 (loader: ‘babel-loader?cacheDirectory’) 或者 true (loader: babel-loader?cacheDirectory=true),loader 将使用默认的缓存目录 node_modules/.cache/babel-loader,如果在任何根目录下都没有找到 node_modules 目录,将会降级回退到操作系统默认的临时文件目录。)
优化production模式bundle代码
- 配置
optimization.splitChunks
:作用是以一定规则划分多个bundle文件,将每个文件体积减小,更有价值的是划分规则,譬如你可以将node_modules下的文件都划分到一个独立的chunks里,npm包里的内容变更频率很低,这样每次构建发布这部分都是不变的内容,网站使用时就能充分利用浏览器缓存加速了。详情请看https://juejin.im/post/5b99b9cd6fb9a05cff32007a 。提取出第三方库代码和异步加载的代码,webpack会根据下述条件自动进行代码块分割(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更佳的规则):- 新代码块可以被共享引用,或者这些模块都是来自node_modules文件夹里面
- 新代码块大于30kb(min+gziped之前的体积)
- 按需加载的代码块,并行请求最大数量应该小于或者等于5
- 初始加载的代码块,并行请求最大数量应该小于或等于3
- 配置
optimization.runtimeChunk : true || "multiple"
,将webpack动态化的脚手架代码单独拆出,可以让根据文件内容hash生成文件名方案的项目,保持原代码不变即bundle文件不更改,重新发布资源链接为更改,能够走缓存。runtime文件每次build都会改变,单独拎出,重新构建发布只影响该资源的请求。不过要注意,如果不是spa,多资源入口,每个都拆出单独的runtime,会导致多个重复代码文件被加载。 - 开启treeshaking,不过treeshaking要求有点多,很多资源包不符合规范用不了
- 使用 ES2015 模块语法(即 import 和 export)。所以如果npm包里指定了
module
的入口(这个入口是es module源码文件),webpack会优先使用这个入口的文件,且关闭babel之类工具将 ES2015 模块语法转换为 CommonJS 模块的处理,babel配置modules:false
- 有副作用不能被treeshaking的文件,如polyfill相关的,在项目 package.json 文件中,添加一个
sideEffects
属性,指明对应文件。 - 引入一个能够删除未引用代码(dead code)的压缩工具(minifier)(例如 UglifyJSPlugin),这个倒是production模式下webpack默认配置就有。毕竟treeshaking在webpack层面做的只是标记使用片段,未使用片段的删除是通过UglifyJS去做的。
这个最大的尴尬点是第三方包,有些没有直接提供
module
入口,有些没有指明sideEffects,虽然webpack允许我们在loader层去配置这个,但是我们也不能确定那么多npm包,具体哪个有副作用,这个使用姿势不现实。这个还是需要时间成为社区一种规范做法的。
- 使用 ES2015 模块语法(即 import 和 export)。所以如果npm包里指定了
- 使用
mini-css-extract-plugin 或者extract-text-webpack-plugin
,将css单独生成一个文件 - polyfile文件单独拆离,根据浏览器环境动态加载:参考https://webpack.docschina.org/guides/shimming/#%E5%8A%A0%E8%BD%BD-polyfills
optimization.minimize: true
(pro默认状态)
两种模式下公用的优化方案
- 使用了
ant-design
,务必使用babel-plugin-import
插件来按需加载模块,既能减少构建体积,也减少了开发环境下的构建代码处理量,提高了构件速度 - 异步动态import,对构建速度的提升作用类似拆项目,对构建结果更是减少了单个资源的体积
- ignore某些用不到的大资源,譬如moment里的locale相关文件,用分析工具会看到体积巨大,可以配置
new webpack.IgnorePlugin(/^\.\/locale$/, /moment$/)
希望以上内容能实践下来真的帮你提高工作中webpack的速度,而不仅是作为面试的回答。